2022-02-14
发现女书四十周年,全国爱好者在汉探讨保护与传承
极目新闻记者 狄鑫
摄影记者 黄士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世界上唯一一种由女性创造并使用的文字是怎样的?3月8日,“发现女书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在武汉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湖北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江永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主办。湖北省文化界人士、湖南省江永县代表、全国女书非遗传承人,以及来自北京、上海、湖南、湖北、河南、四川、河北等地的200余名女书爱好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的策划人——女书文字的发现者和最早的研究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退休教授宫哲兵将此次活动定义为“送给女性的礼物”。
唯一由女性创造的文字
女书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由女性创造并使用的文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古老文化遗产,女书习俗获评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靠母传女、老传少,一代代传承。女书曾经在湖南省江永县及其毗邻的道县、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大瑶山和广西部分地区的妇女之间流行,是由妇女创造、妇女使用并用以描写妇女生活为主的特殊文字。
1982年,33岁的宫哲兵在湖南江永县发现女书,1983年他发表的国内外首篇女书论文《关于一种特殊文字的调查报告》,距今已有40周年。其后的数年间,他收集并解读了大约20多万字的女书作品,编写了“女书字典”,与中国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中心举办了首届中国女书艺术展;撰写或主编了六本女书研究专著以及四十多篇女书学术论文,在美国、加拿大等十多个国家做女书演讲或举办女书展览,不断提高了“女书”的国际影响力。
宫哲兵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办这个展览是想向年轻人分享我离开城市、离开学校,到乡村田野里去探险、去探秘的经历。鼓励大学生走出书斋,到社会中、到乡村中去发现文化。”
特意来参展的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大四学生梁卓莹表示,此次听了宫教授的介绍对女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了女书是一种表音字,以及字形的特点等等,女书为她打开了新的学习历史的视角。
正在开发女书文化IP
本次展览由“序言”“女书发现之旅”“好莱坞女书大片《雪花秘扇》”“女书文物与书法作品”“发现女书的早期报道”“一篇女书换了一个头像”六个板块组成。展览中女书相关的服装、被面、腰带、扇子、竹简、信件等文物级产品首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活动现场,江永女书习俗传承人蒲丽娟通过极目新闻直播为网友们展示了原汁原味的江永女书吟唱《十二月节气》。蒲丽娟介绍,她从小是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学会了这种婉转悠扬的唱腔,当地妇女会在劳作、玩耍、会友、出嫁、育女等场景下吟唱,承载着当地女人一生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相较于口耳相传的女书吟唱,2000年,蒲丽娟才开始学习写女书,这是一种呈长菱形,笔画纤细均匀,似蚊似蚁的字体,民间叫它作长脚蚁字或蚂蚁字。“如今女书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并喜爱,并制作成背包、首饰、手机壳等文创产品。”另一位女书传承人介绍道。
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副局长陈军介绍,近年来,江永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女书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今年该县正在创建湖南省女书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大女书文化保护传承力度。陈军谈到,女书文化在江永被发现,但正因为有多位来自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高校教授的考察和不断研究,才让女书民俗为世人所了解。
“希望通过挖掘世界独一无二的‘女书文化’,赋能文化产品,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IP,在女书字画、女书音乐、女书陶瓷工艺品、女书珠宝首饰、女书服饰等方面进行了文创产品开发,加快了女书文化的传播和相关产业的发展。”陈军说,目前江永当地开设了女书培训班,通过女书进课堂的方式,让中小学生学习体验,也有不少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的海外女书爱好者专程前往江永县了解学习女书文化。
(来源:极目新闻)
标签:
- 精心推荐
X 关闭
X 关闭